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上學是懲罰還是特權?一堂引發孩子教育覺察的教學實踐

上學是懲罰還是特權?一堂引發孩子教育覺察的教學實踐

🎯上學是懲罰還是特權?一堂引發孩子教育覺察的教學實踐

課程:四年級綜合英文課 (Caroline老師)
📘 單元主題:SDG4優質教育
📲 工具應用:HiTeach AI GPT自動診斷 + 雲端協作 英語繪本What is Refugee
「我不喜歡上學,因為我想整天玩遊戲。」

這是學生在我們SDG4單元第一堂課,自由輸入時寫下的話。

這堂課,我沒有從介紹什麼是SDGs開始,也沒有拿聯合國數據說教,而是從孩子最貼近自身經驗的感受出發,設計一連串探問,引導他們從「不上學的幻想」,走向「不能上學的現實」。

我相信,當孩子開始思考:「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我一樣去上學」,同理與反思的種子才會真正落地。

💡 一堂課,從問題出發:你喜歡上學嗎?

🟨 問題一:Do you like going to school?

功能使用:HiTeach【二選一投票】

選項:Yes / No

統計結果即時投影 ➤ 30位學生中,只有9人選擇Yes,20人選No

✅ 教學重點:不是責備「為什麼不喜歡」,而是讓學生說出為什麼,並打開討論「上學=痛苦」的潛在信念。

🟦 問題二:If you didn't go to school, what would you do every day?

功能使用:HiTeach【多選題】+ 條形圖視覺呈現

選項9項,涵蓋幻想類(玩樂)與責任類(工作、家務)

統計結果:A班多數學生集中於1-5項(自由幻想),僅極少數選6-9項(現實承擔)

📊 教學應用:投影統計圖,引導學生視覺辨識「幻想 vs 現實」的分布落差,進行全班討論與情境鋪陳。

🟥 教學轉折:如果不上學,不是自由,而是艱困?

"What if not going to school doesn't mean freedom, but means danger or hard life?"

全班安靜了。這是一個情緒與認知的轉折點。孩子們開始意識到,原來有些人不是不想上學,而是「不能」。

我說:「那我們一起來想想,世界上有哪些孩子不能上學,為什麼?」

🟩 問題四:Why do some children in the world not go to school?

功能使用:HiTeach【開放式輸入】問答題

學生自由打字輸入原因

系統自動統整所有答案(錯字容忍、即時彙整)

✨ 教學亮點:運用 HiTeach AI GPT智慧生成心智圖功能,立即將學生回答聚類為:

  • 經濟貧困(No money)
  • 戰爭災害(War, bombed school)
  • 教育資源匱乏(No teachers, no school)
  • 心理與障礙(Bullying, emotional pressure)
  • 社會文化(Gender, family stops them)

🚀 AI GPT 自動評分 + 讓每一個聲音被看見

透過HiTeach搭配GPT回饋模組,輸入評分指令,讓AI根據學生的由回答內容評分:

  • 回覆內容被分為 A(具觀點且有層次)、B(具觀點但簡單)、C(缺乏聚焦)等級
  • 系統自動顯示「0-5分評分」+文字建議

🎯 教師應用:點開學生的滿分回應進行全班討論,讓學生看別人是如何思考的。而且學生不再怕被「念錯」,反而期待看到系統給的「AI助教評語」。

🟩 閱讀繪本《What is a Refugee?》
  • 可能可以提問的問題,看各班級的學生屬性而定
  • Do refugee children go to school?
  • How do they feel?
  • Why do people have to leave their homes?
  • What do refugees hope for in their new country?
  • Why might refugees not be welcomed?
  • How might it feel to leave everything behind?
  • Do all children in the world have the same chance to go to school?
  • What can we do to support children who are refugees?
  • 🔄 教學流程小結

    階段 HiTeach應用 教學價值
    問題一 二選一投票 探測真實情緒、打破刻板印象
    問題二 多選題 + 圖表 對比幻想與現實、可視化共識
    問題三 口語提問 情感轉向、創造思辨
    問題四 開放式輸入 + GPT心智圖整理 彙整真實世界問題,啟動探究思考
    評分回饋 AI GPT診斷 提供即時回饋、提升表達動機
    閱讀繪本《What is a Refugee?》 互動問題提問 引發省思、了解難民處境、促發思考

    🌱 一堂以孩子為起點的覺察課

    透過HiTeach互動功能,讓我們不只是「知道學生怎麼想」,而是能讓學生彼此看見、思考與對話。

    在這樣的架構下,我們準備進入下一節課:

    • 觀看故事動畫、進入故事卡的世界,體會不同處境的孩子
    • 寫下角色日記、完成小組任務
    • 最後,寫一封感謝信給讓我們能上學的人

    每一個孩子都值得擁有學習的機會,也值得一堂讓他真正「想學」的課。

    教學不是教知識,而是點燃看見的眼睛。

    若您有興趣參考Caroline接續進行的故事卡任務與感謝信設計,我可以分享完整教案與學習單模板,歡迎留言或私訊ilovetishare@gmail.com交流。

    歡迎聆聽我們【英桃小玩子】EP214更詳細的介紹(YouTube點選收聽)

    此外,誠摯邀請您訂閱卡卡老師的YouTube教學頻道及收聽Caroline和Nina老師的Podcast【英桃小玩子】播客連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