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查詢地圖,發現從Ship Creek RV park的後門(找到捷徑會少走很多路)走過去到第六街其實只有一公里左右,加上可以在市區走走逛逛也不錯,於是我們一行人便出發了。
門票
大人: $15
12歲以下: $7
我們買的是Culture Pass, Anchorage Museum 和Native Heritage Center的聯票。
大人: $29.69,小孩的票則是分開購買
裡面共有四層樓,我們搭了入口左邊的大電梯先上了四樓。
四樓展示的是Arctic Desert: Kobuk Valley National Park特展
大部分都是國家公園的照片
三樓是海洋環流特展,展現海洋現在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垃圾,由其是塑膠製品的濫用與對生態的危害,以喚醒民眾保護與珍惜海洋的環保意識
因為這兩層樓的展覽並不特別,我開始有點灰心是不是該花時間在此。沒想到逛到二樓時,令人大開眼界。
二樓前館展示了原住民文物、後館加上阿拉斯加的過去與現在的歷史。
二樓前館展示的各式各樣原住民的文物、服飾等,完整的呈現令人感嘆館方的用心。
牆壁上也用文字陳述原住民的文化傳承,非常令人感動與感佩他們畏天、敬天與對大自然的尊重。
Aleut(阿留申人)的女性穿的外套由海豹或是海獺皮製成,男性的外套則由puffin(善知鳥)製成。
水上打獵時,會穿著防水衣物,大多由海獅、海豹、鯨魚、海象或是熊的腸子製成。
有頭套的毛皮外套(parka)大概由一百隻puffin的皮製成,女性花一年時間才能縫製一件外套,外套如果好好保護的話大概可以穿兩年。
外套都會用羽毛、爪子、鳥嘴等動物身上的物品來裝飾
海報皮做成的外套(Aleut) |
為了保護展出的文物,博物館內的燈光是比較昏暗的,這是唯一美中不足之處。
逛到二樓的後館豁然開朗,光線明亮許多。
入口處展示阿拉斯加二十世紀初的歷史 |
有很多原住民所使用的實體大小的船和房屋模型
阿拉斯加的原住民其實長得很像亞洲人和日本人,有些甚至長得很像我們山地原住民。
傳說中,阿拉斯加的原住民來自蒙古利亞,在小冰河時期(Little Ice Age),這一支民族循著西伯利亞,跨越當時結冰的白令地峽,一部分的人留在阿拉斯加,成為愛斯基摩人;一部份的人進入北美大陸,又有一部分留下來,成為北美印地安人;一部份的人繼續向南行,又有一部分留下來,成為馬雅人;一部份的人繼續向南行,成為南美洲的印加人和南美的印地安人。
有兩個證據說明這個演進,
一:這從出土文物,尤其是陶器的顏色及其像徵的圖案;
二:蒙古利亞種門牙的特徵。當然這一個演進,經歷了數萬年的時間。
Athapaskans獵鹿的情景 |
Tlingit和Haida抓鮭魚與鮭魚保存 |
Eskimo現在都被稱為Inuit或是Yupik,與Aleut也有歷史關係
愛斯基摩人獵鯨魚情景 |
當美國重新占領兩個島以後,幾週之內,所有剩餘的阿留申人都撤離了他們的村莊,他們被帶到被遺棄在阿拉斯加東南部的集中營, 沒有給予任何安家費與支援,可憐的原住民,不但人民大量死亡,傳統語言與文化因此大量流失。一直到1988年美國政府才立法補償阿留申人。
阿留申人住在半穴居,可以防雨與禦寒。
十八世紀時被俄國人強迫信奉天主教,1811年並被強迫"進貢"海獺毛皮,去更遠的外海捕獲海獺,造成海獺大量被屠殺,並引起與外族the Nicoleños間的衝突,戰鬥的結果,造成the Nicoleños族大量死亡
阿留申人的半穴居 |
地下室是給小學生年齡的互動科學館,有一些互動式的科學遊戲,例如吹泡泡、積木、配對、影片與建築遊戲等,對孩子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
製作大泡泡 |
建築模擬,房子怎樣蓋才不會倒 |
離開博物館已經是下午六點左右,我們又走回我們的RV Park,吃完我們冰箱內的食物。
其他相關網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