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5日 星期三

Growing with Perserverence 毅力培養The Carrot Seed

 

英桃小玩子EP01 

The Carrot Seed-Growing with Perseverance

歡迎來到卡卡老師的教學部落格!今天我們要認真介紹我們在英桃小玩子首播所分享的繪本The Carrot Seed《胡蘿蔔種子》的英語教學教案。

這本書以其簡單的文字和精美的插圖,在老師和學生中間贏得了廣泛的讚譽。故事以一顆小小的胡蘿蔔種子為主角,講述了耐心和毅力的重要性。這個教案將帶領您深入了解這本書的內容,並提供適合在課堂中使用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培養耐心與毅力的重要價值觀。

一、書籍大意

《胡蘿蔔種子》是由Ruth Krauss和Crockett Johnson合作創作的經典圖畫書,故事的主要情節圍繞著一顆小小的胡蘿蔔種子。故事開始時,一個小男孩在花園中種下了一顆胡蘿蔔種子,並充滿了期待地等待著它長成一株大胡蘿蔔。然而,他的家人都對他的種子持懷疑態度,認為這顆種子不會發芽,因此勸他不要再浪費時間。但小男孩卻始終保持著耐心和毅力,不斷地照料這顆胡蘿蔔種子,最終,他的耐心和堅持得到了回報,一株健壯的胡蘿蔔長出來了,讓他感到非常驚喜和自豪。



二、教學目標:

通過閱讀和討論《胡蘿蔔種子》,學生可以達到以下教學目標:

  1. 閱讀理解:學生能夠理解故事的基本情節、角色和情感。

  2. 字彙擴充:學生能夠學習並使用與故事相關的新詞語,如種子、胡蘿蔔、耐心等。

  3. 領悟主題:學生能夠理解故事的主題和寓意,並從中獲得啟示,如耐心和堅持的重要性。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identify the main message of "The Carrot Seed" and demonstrate an understanding of perseverance and self-belief by discussing the story and engaging in a related activity.

三、教學步驟:

A. Pre-Reading閱讀前:

  1. 猜謎遊戲引起興趣Guessing Game: 猜猜看這是什麼水果或是蔬菜的種子?(多出幾題,引燃課堂氣氛)


2. 腦力激盪Brainstorm: Begin by asking students if they have ever planted anything before. Encourage them to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3.單字教學Vocabulary: Introduce the target words using flashcards,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repeat the words and make sentences using them.



4. 預測Predictions: Show the cover of the book and ask students to make predictions about what the story will be about.

B. During-Reading閱讀中:

  1. Read-Aloud朗讀繪本內容: Read the book aloud to the class, stopping at certain points to ask questions and clarify any misunderstandings.




  2. Guided Questions引導式提問: Use the guided questions mentioned earlier to facilitat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ory.
    問題參考

    1. What did the boy's family say when he told them he was going to plant a carrot seed?

    2. What did the boy do every day after he planted the seed?

    3. How did the boy feel when his family said the carrot wouldn't grow?

    4. What happened when the boy's carrot finally grew?

    5. How did the boy's family react when they saw the carrot?

    6. What lesson can be learned from the story about perseverance and self-belief?

    7. Do you think the story would be different if the main character were a girl? Why or why not?

    8. What are some other things that people might plant in a garden besides carrots?

    9. Have you ever planted anything before? If so, what did you plant?

    10. What is your favorite thing to eat that comes from a garden?

C. After-Reading閱讀後:

  1. 用學習單再一次理解故事內容: Ask students to retell the story in their own words, emphasizing key details and events.

  2. Conclusion結論:

  1. 學生生活經驗分享Have students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with growing their carrot seeds and reflect on the importance of perseverance and self-belief.

  2. 故事大意總結Summarize the main message of the story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continue to practice these skills in their daily lives.

3.  Assessmen學習單評量



D. Extension Activity延伸活動:

  1. Carrot Tasting蘿蔔品嘗: Bring in a varie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carrots and have students taste and compare them. Encourage them to describe the taste, texture, and appearance of each type of carrot using the target words.

  2. Planting Carrots種植胡蘿蔔: Have students work in pairs or small groups to plant carrot seeds in a garden or planter box. This can help reinforce the concepts of planting, watering, and taking care of plants,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patience and faith.

  3. Story Retelling故事重述: Divide students into small groups and have each group retell a different part of the story using their own words and illustrations. This can help reinforce comprehension and creativity.

  4. Carrot Recipe胡蘿蔔食譜: Have students work in pairs or small groups to come up with a carrot recipe, using the target words to describe the ingredients and cooking process. They can present their recipes to the class and even make a sample dish to share. This can help reinforce the target words and encourage teamwork and creativity.


歡迎到我們的Podcast下方留言,分享您的心得,截圖後寫信到
ilovetishare@gmail.com信箱
我們就會把上方的AB學習單寄給您喔~

第一集 the Carrot Seed

Apple Podcast平台https://apple.co/2QWjVkj 

Spotify https://spoti.fi/2QT2zEW 

Anchor 平台https://anchor.fm/carolineliu

Google Podcast平台 https://bit.ly/3jLNx0b 

Overcast平台https://overcast.fm/itunes1529796833/carrot-seed

Pocket Casthttps://pca.st/380mt3hr 

Radio Public https://radiopublic.com/carrot-seed-85xrJP 

Firstory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jpi9v8vlcd70820jeovnw8d/platforms 




Flag Counter
Youtube也有我們的音檔喔,歡迎訂閱!

2022年12月4日 星期日

英文流行歌曲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Pop Songs and English Teaching




 英文歌曲是一種易於獲取的學習資料。


與枯燥的單字、文法和冗長的閱讀文章相比,歌曲更能讓人身心愉悅,更容易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在課堂中引入歌曲教學符合心理學、生理學、教育學的要求,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下文中,我們將探討在英語課堂中引入歌曲的策略。


 

英文流行歌曲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在聽力教學中教師習慣於重複“提出問題—聽材料—回答問題”的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雖然針對性很強,但是過分強調任務性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教師將英文歌曲引入聽力教學,能有效避免學生因教學模式單一而產生的不良情緒。

 

 

教學實例1:Hayya Hayya (Better Together)

在教世界盃主題時,將2022World Cup英文歌曲 Hayya Hayya (Better Together)融入聽力教學,要求學生聽錄音然後將畫線部分補充完整:



鑑於歌曲語速較快,學生在完成任務時存在一定的困難,老師可以通過挖空關鍵詞,給出首字母讓學生填空的方式降低聽力難度。




或是列出所有被挖空的單字,讓學生選填入空格中。



Podcast英桃小玩子第111集(連結)
歡迎收聽



教學實例2:Trasportation Song

包含許多交通工具的單字,也有搭配的動詞ride, sail, fly

詳細教案與教學過程(點擊此)




學生在填空的過程中,不僅欣賞了英文歌曲,而且掌握了一定的與文章內容相關的詞彙,為接下來的聽力學習奠定了基礎。

 

 


文法一直都是學生英語學習的痛點,也是英語教學的難點。在文法課堂上,很多老師的教學倚重文法和句型的講解,練習也多為單句選擇和填空訓練,導致課堂氣氛沉悶,

完全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辨能力。

英國語言學家M.A.K.Halliday說過: 只有當學生為了讓自己的語言有意義而使用文法時,文法才會真正鮮活起來。

學習文法不只是為了掌握文法單元、結構、規則等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正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滿足與他人順暢交流的需求。如何讓文法兩個字不再是”枯燥“的代名詞?怎樣能讓學生愛上文法課呢?

在英語文法教學中引入英文歌曲有利於創設逼真的語境,使學生在語境中充分接觸、體驗、理解、運用文法知識。


教學實例1: No Matter What



在英文歌曲中,包含很多優美的句型。如No matter what ,這首歌成為了BOYZONE最為全世界歌迷所熟知的歌曲,並在1999年勇奪全英歌曲總冠軍。歌詞中反復出現的No Matter What......展示了句型最常用的用法。在反覆聽歌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學會了No matter what/how/where/who..



教學實例2: Everything at Once

教授形容詞的比較級as….as….,學生不但很有興趣,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比較級的文法句型

詳細教學流程與範例(請點選)


其他英文文法歌曲推薦,Less is More部落格有做詳細的整理,老師們可以參考(點擊連結)

 

 

 

 


閱讀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獲取語言材料、學習語言知識、擴大詞彙量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多層次思維能力和文化品格的主要途徑之一。英文歌曲與閱讀教學相結合,

有利於學生提高閱讀效率,積累語言知識。


 

教學實例 1:Try Everything

當學生情緒低落時,需要正能量,不妨使用Try Everything,學生在分享失敗與挫折的過程中,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在課堂上自然而然地完成情感教學的目標。


Try Everything

詳細教學流程與範例(請點選)





教學實例 2:Castle on the Hill



這首歌講述Ed Sheeran的成長回憶,和對兒時居住地的回憶。

Castle On The Hill就是代表了他的成長之地

歌詞都是描述了Ed Sheeran的童年回憶,還有離鄉發展之後對家的掛念。

那個想立刻回到家鄉的感覺。

歌詞中有很多的過去式,可以搭配過去式的教學

詳細教學流程與範例(點選)




教學實例 3:Be What you Want to be



這首歌裡面包含了許多的職業單字,搭配職業的主題,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未來志願與現在所該做的努力。

詳細教學流程與範例(點選)



語音、語調是判斷個人口語能力的重要標準。在口語教學中引入英文歌曲,有利於學生在模仿中習得英語的標準發音。在英語口語課堂上,教師應該選擇歌詞較為簡單且發音標準的歌曲,使學生在聽歌的同時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加語言輸入。

除此之外,歌曲應該有適當的主題。世界上的壞消息、負面消息和暴力已經夠多了。任何負面主題的歌曲都應該避免。多使用積極的,樂觀的,甚至幽默的歌曲。

 

教學實例1:Have You Ever Seen the Rain

老師可以在口語課堂上通過YT播放歌曲 Have You Ever Seen the Rain,要求學生認真聽這首歌的韻律後,說說歌曲的內容大意然後要求學生跟著哼唱,並通過想像,豐富該歌曲的背景知識。


學生可以4人為一個小組討論內容,並將討論內容編成小段落,學生也可以各自畫圖The Nights示例1示例2 Count on Me 示例3 Katy Perry Fireworks把歌詞寫出來,進而分組表演。經過實踐,發現,將英文歌曲融入口語教學的方法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和說話技巧,而且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詳細教學流程與範例(點選)


Katy Perry的FireWorks教學紀錄(點選)

如何製作英語塗鴉畫圖歌曲,步驟詳解



教學實例 2:Lemon Tree

這首輕快好聽的Lemon Tree, 雖然很老,但是還是歷久不衰,不但可以教授現在進行式,因為旋律比較慢一點,學生跟唱應該也是沒問題的。




教學實例 3:You Raise Me Up

這首老歌不停地被翻唱,搭配母親節,感恩節都是很好的選擇,歌詞緩慢,很容易跟唱。

 

利用英文歌曲進行教學是一種可行的教育方式,將英文歌曲引入英語課堂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實踐性。英文歌曲的有效應用為傳統的詞彙、文法、聽力、閱讀等教學注入了活力。教師只有在尊重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實際情況的前提下積極開發並科學選擇歌曲資源,進行充分的課堂設計,才能使英文歌曲有效融入英語教學中,而非流於形式。





1.Lyrics Training


老師可以製作客製學習單,也可以讓學生線上聆聽,線上作答,是輔助歌曲教學的神工具。

當您選擇一個英語歌曲的MV之後,再選擇語言水平,例如初學者、中級、高級或專家。一旦音樂視頻開始播放,您必須聆聽並輸入歌詞來完成這首歌。

等到您完成歌詞後,歌曲的MV就會自動停止。除了完成歌詞所需的字之外,任何其他字母並不會被記錄。 之後,歌曲視頻將循環回到相同的部份,以便您可以聆聽,再檢查並繼續完成。


使用方式(點選)

2.ESOLCOURSES(點選)



適合自學與教學,看完MV之後,你可以做測驗,學習歌詞背後的故事,並且查看歌詞中最不常見的英文單字和詞句的定義。

進入網站後上面的選項有分不同的層級,所以練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英文程度來決定。

點進去後到Song Quizzes區看就會有符合該層級的各個歌曲,網站會列出最新的歌曲,若是沒有自己喜歡的歌曲,可以選擇See More Lessons,那樣就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練習歌曲了。


VoiceTube


使用方式(點選)

最後,祝福大家無論教什麼內容,都樂在教學喔~

Flag Counter

2022年8月11日 星期四

如何順利推動英語程度分組教學 English Ability Tracking



email: ilovetishare@gmail.com
2022-8-10 

關於英語程度分組(此文所指都是英文程度分組,不是所謂的能力分組),幾乎每年都會都會被提出來討論,實在是因為英語雙峰嚴重,
若是可以擺脫過往為了教學進度而犧牲後段學生學習的做法,
分程度教學,進度會變得更有彈性,教師也可以顧及學生學習不足之處,
促成教學的最大化,對教學者與學習者都是雙贏的策略. 







但是,每次提到英語程度分組教學,總是有各式各樣反對的聲音. 
自由時報2015年報導指出台北市擬推動的英語程度分組教學,
因為家長擔心貼標籤效應而作罷. 
關鍵評論網也提到,2015年,台北市教育局基於因材施教理念的英語程度分組時,
回溯1996年的專案報告,內容提到108所小學不實施英語程度分組的前五大原因分別是: 
1.造成排課困擾 
2.英語教師不足 
3. 資源設備不足 
4.英語教師反對 
5.家長反對 


 雖然是1996年的反對理由,現今2022年,想必反對理由也相去不遠.
Caroline的學校從2012年開始推動英語程度分組至今已經20年,
雖然每學期必須提交成果報告,但是因為實施成效(參考2010陳婉玉老師的碩士論文) 很好,學生進步可見,所以樂此不疲. 


我們在『英桃小玩子』EP94集中分享英語程度分組的實施方法,提供給有心推動的學校或是老師參考:
包含 


1.實施程度分組的必要條件 

2.如何分班? 

3.只在高年級實施程度分組的原因 

4.教師端如何備課?

5.教材選擇

6.考試與成績計算

7.行政端配合等




歡迎有興趣的聽眾們,來聽聽我們的20年經驗分享 (EP94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