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日 星期六

使用Conker輕鬆製作測驗題目

 使用Conker輕鬆製作測驗題目 


各位教師朋友!無論您是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老手,製作測驗都可能是一項耗時且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但是,讓Caroline告訴您一個好消息,有一個名叫Conker的工具,可以讓整個評量過程變得輕鬆愉快。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為您詳細介紹使用Conker的步驟,讓您能夠輕鬆地創建測驗和評量。




步驟 1:註冊Conker帳戶



首先,前往[Conker官網](www.conker.ai),並註冊一個免費的Conker帳戶。

您可以選擇使用Google帳號或者電子郵件進行註冊,這個過程只需要短短一分鐘。

註冊成功後,您將進入Conker的控制台,這裡將成為您創建測驗的中心。




步驟 2:熟悉Conker控制台


一旦您登錄了Conker的控制台,您會看到各種功能和選項。

這是Conker提供的強大工具的起點,讓我們一起探索吧!




步驟 3:建立基本測驗


現在,讓我們開始創建一個已經有文本(您可以複製您的教材內容)基本的測驗吧:


- 在”Create a Conker Quiz” (創建 Conker 測驗)部分,輸入測驗的主題

- 貼上您的文本內容

-選擇測驗類型,選擇題或是混和題型

-選擇學生年級 (K到高中)

-輸出語言。

-問題數量,有5-10可以選,目前最多也只有十題了

- 接著,點擊那個醒目的紫色按鈕,即“生成”。


Conker將會在您轉眼之間,像魔法一樣,快速生成一個包含多項選擇題的測驗。

但是,別著急,我們還有更多精彩的內容要分享。




步驟 4:自己客製化測驗內容


現在,檢查一下Conker生成的測驗內容,根據需要進行任何調整。

您可以更改問題的措辭,替換答案,甚至自定義反饋。 

Conker允許您根據您的需求來個性化調整,以使測驗完美適合您的學生。




步驟 5:派送或下載測驗題目

當您對測驗滿意後,點擊“派送/導出Export下載”選項,將測驗發送給學生。

您可以選擇直接在Conker中分配,輸出格式為Google表單,或者印成PDF文件。

這一步真的非常簡單,您一定會看到的~




步驟 6:探索進階功能

Conker還提供了一些令人驚嘆的進階功能,您可能會感興趣:


- 上傳文章段落以生成閱讀理解題,對於要做閱讀評量非常有幫助。

- Conker甚至可以為初學者和英語學習者朗讀題目和文章。




步驟 7:查看學生分析

Caroline的最愛部分是學生完成測驗後可以獲得的詳細分析。

您可以精確查看每個學生的表現,找出他們可能遇到困難的概念。

這將幫助您更好地規劃未來的教學。



總之,Conker已經為製作測驗和評量消除了所有的麻煩。

只需幾分鐘,您就可以創建出色的評量題目,為您和您的學生節省時間和精力。

您準備好嘗試了嗎?趕緊註冊您的免費Conker帳戶,看看它如何改變您的評量方式。相信我,您和您的學生都會愛上它的!



YouTube影片說明 https://youtu.be/aFqFW0vX6lg 




Flag Counter

2023年8月31日 星期四

ClassDojo 讓班級經營變得簡單

 ClassDojo 讓班級經營變得簡單


親愛的朋友,您是否在課堂上遇到過管理秩序、

加強正向行為等方面的困擾呢?

別擔心,Carolinbe將推薦您使用 ClassDojo 這個非常好用的教學助手,

Caroline已經使用它十年以上了!

跟著我來看看它能為我們的教學帶來哪些福音吧!


使用 ClassDojo 的好處:


  1. 首先,ClassDojo 能大大幫助老師、學生及家長之間的溝通。

    如果您是班導師的話,

    可以利用它隨時與家長分享孩子在課堂中的表現和活動情形,

    讓家長更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近況。

    這樣家長就能及時關心並鼓勵孩子,

    與我們老師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一起幫助孩子取得進步!

  2. 其次,

    ClassDojo 設有一套即時的點數獎勵系統,

    我們可以立刻給予學生展現積極品格如付出努力、

    互助合作等正面行為的加分鼓勵。

    透過這種及時的正向反饋,可以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

    養成他們主動投入的良好學習態度。

  3. 再者,

    透過 ClassDojo 的數據分析,

    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每位學生在各方面行為的表現趨勢。

    這樣我們就可以因材施教,針對他們的需求個別調整教學策略,

    也可以輕鬆找出班上需要整體加強的地方。

  4. 客製化加減分項目:

    ClassDojo 非常靈活,
  5. 可以根據您的課堂需求進行客製化設定。

    您可以為行為自訂加減分類別,

    設置自己的點數加減分(每個項目上限是五分),

    甚至設計自己的獎勵系統以符合您的教學目標。


如何在課堂上有效使用 ClassDojo:

現在我們已經探討了 ClassDojo 的好處,讓我們深入了解如何有效使用 ClassDojo 的實用技巧:

  1. 設定明確的期望:

    在使用上,Caroline會先和學生說明ClassDojo的操作方式,以及可以獲得加分的正向行為有哪些。我也會一直保持加分標準的一致性,這是讓學生明白行為和結果之間聯繫的關鍵。

  2. 一致性是關鍵:

    獎勵和扣分保持一致。一致性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他們的行為和後果之間的聯繫,強化他們的行為很重要的想法。

  3. 慶祝成就:

    使用 ClassDojo 慶祝個人和班級的成就。認可和獎勵積極的行為可以創造積極的課堂文化並激勵學生取得優異成績。利用Redeem按鍵,學生可以兌換點數,但是,最後的報告,點數的歷史還是一直保留可以追溯的,所有努力與不努力的紀錄一目了然。


 ClassDojo 是課堂管理的一大助力。它不僅可以促進溝通、強化正向行為,更提供了寶貴的數據分析,幫我們持續改進教學成效。希望這些小秘訣可以讓您也愛上使用 ClassDojo!有任何疑問就踴躍留言跟Caroline討論喔。讓我們一起打造適合每個孩子成功學習的課堂環境!




ClassDoJo在班級設置和加減分項目,有幾個小細節,有興趣的觀眾可以看卡老師的影片說明:



Flag Counter

2023年8月18日 星期五

Twee:AI革新英語教學,助你成為更卓越的教師!

Twee:AI革新英語教學,助你成為更卓越的教師!


在當今快節奏的世界中,保持教育的領先地位意味著要擁抱科技的力量。Caroline要向您介紹Twee,這是一款專為教師設計的AI應用程式。現在就來探索Twee如何革新您的課程規劃和教學方法,同時減輕您的工作負擔。

Twee的力量:教育中的AI應用

要使用Twee,您只需要一個電子郵件地址。只需前往他們的網站 https://app.twee.com/,點擊“免費試用”按鈕,即可獲得訪問各種工具的權限。該應用程式擁有多種AI驅動的工具,旨在優化您的課程準備過程。而最好的是目前在測試階段,Twee是免費的!雖然未來可能會有可能的收費,但現在正是投入體驗Twee轉變能力的最佳時機。






儘管Twee最初是專為以英語為外語的老師設計的,但它的多功能性使它適用於各種學科。在這篇部落格中,我們將通過語言教學的視角,探討Twee的可能應用。

導覽AI的樂園:揭示Twee的工具

Twee的AI工具被巧妙地分為六個類別:閱讀、寫作、字彙、口語、文法和聽力。每個類別都包含了各種功能,能夠改變老師的課程設計、教學方式,以及創造動態內容的方法,共有31種工具運用。讓我們深入了解Twee提供的一些卓越工具:

1. 文本生成:從主題到內容

課堂內的閱讀材料常常扮演著關鍵的角色,而Twee的「文本生成」工具則能讓這個過程變得輕而易舉。老師只需提供主題,Twee的AI就能夠根據這個主題生成引人入勝的文本。無論您的課程涉及文學、科學或歷史,Twee都能根據學生的閱讀水平為您建立適切的內容。這個過程簡單而迅速,只需點擊「Do the magic」按鈕,文本即刻呈現。


2. YouTube影片轉文本:獨特的學習體驗

隨著線上教學的興起,影片已經成為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Twee的「YouTube影片轉文本」工具為影片學習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這個工具能夠將任何YouTube影片的語音內容轉換為文本,並且可以用於各種用途,如總結影片內容、生成相關問題,甚至建立引人入勝的學生活動。老師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影片的特定部分進行轉換,並隨後建立問題和總結來進行評估。



3. 激發討論:問題無限

在教學過程中,激發有意義的討論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和表達能力的關鍵。Twee的「討論問題」工具能夠在此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只需提供一個主題,Twee就能為學生生成富有洞察力的問題,這些問題能夠引導他們深入思考並參與到討論中。這是一個快速且高效的方式,能夠在課堂上快速引發引人入勝的對話,促進知識的共享和交流。

4. 建立對話:增強口語能力

口語表達能力是語言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Twee的「建立對話」工具專注於這一方面的培養。透過這個工具,老師能夠輕鬆地為學生建立對話場景,從而提升他們的口語能力。老師可以根據主題和語境設計對話場景,使學生能夠在情境中進行真實而流暢的對話。這種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應對日常交流和社交場合。


5. 互動活動:填補空缺Fill in the Gap

互動活動是激發學生參與和理解的重要工具,而Twee全力支持這個領域。「填補空缺」工具讓老師能夠輕鬆建立引人入勝的練習,學生需要在文本中填寫缺失的單詞。這種形式的練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擴展字彙,更有助於理解上下文的運用。這種互動式的學習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更深入地參與到課程中。

6. 基本字彙:掌握關鍵詞語

建立扎實的基本字彙是學習語言的基礎,而Twee的「基本字彙」工具能夠幫助學生輕鬆掌握這一方面。通過識別文本中的關鍵詞,老師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重要概念。這種方式既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能夠豐富他們的字彙庫,使其在語言表達方面更加自如。



7. 字彙匹配和翻譯:多語言學習

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多語言學習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一大趨勢。Twee的「字彙匹配和翻譯」工具提供了多語言學習的理想途徑。這些工具涵蓋了字彙匹配和字彙翻譯練習,並且支持七種不同的語言。這使得學習者能夠提升字彙量,同時更好地理解字彙在不同語境中的應用。這種多語言學習方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8. 混淆句子:有趣的文法活動

文法學習往往被認為是枯燥乏味的,然而Twee的「混淆句子」工具則以有趣的方式改變了這一觀點。透過這個工具,老師可以將句子進行混淆,並要求學生重新排列單詞,形成連貫的句子。這種互動式的文法活動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文法結構的理解,同時也能夠增加他們對語言運用的靈活性。



9. 填空:互動式文法練習

Twee的「填空」工具為互動式文法練習提供了便捷的途徑。老師可以輕鬆地建立基於文本的填空練習,讓學生需要在適當的位置填寫合適的字彙。這種練習方式有助於提升學生對文法規則的掌握,同時培養他們對語境的敏感性。通過這種互動式的學習方式,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應用文法知識。

10. 特定主題名言:激勵學習

名言警句能夠激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而Twee的「特定主題名言」工具則能夠在這方面發揮作用。老師只需輸入主題,即可獲得相關名言的集合,並將其融入課程中。這樣的做法不僅能夠豐富課堂內容,更能夠啟發學生對特定主題的興趣和深入探究。


結論

Twee作為一款集成了多種強大AI工具的教育應用程式,正為老師打開通往創新的大門。這些工具涵蓋了閱讀、寫作、字彙、口語、文法和聽力等多個方面,能夠改變教學方式,提升學習體驗。無論是生成引人入勝的閱讀材料,還是建立充滿互動的學習活動,Twee都能夠在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這些工具的存在不僅豐富了老師的教學方法,同時也啟發了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在這個AI時代,Twee為教育帶來了無限可能,讓我們一同探索這個新的教學樂園。


Twee的影片操作說明



【英桃小玩子】EP147-AI教學神器!詳解ChatGPT與Twee在教學上的妙用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m62ebgr01j801z3cmomc0g7/platforms

Podcast連結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m62ebgr01j801z3cmomc0g7/platforms


【英桃小玩子】EP147-AI教學神器!詳解ChatGPT與Twee在教學上的妙用

Youtube連結

https://youtu.be/Sopzdb-dUR4





Flag Counter

2023年7月20日 星期四

Same Same but Different 運用繪本於SDG4增進文化理解

 繪本《Same, Same but Different》運用於文化理解


繪本介紹:

《Same Same but Different》是由Jenny Sue Kostecki-Shaw創作的繪本。



這本書以插圖和文字的形式,講述了兩個來自不同國家的小朋友之間的友誼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Elliot和Kailash,他們一個住在美國,一個住在印度。他們通過書信成為筆友,開始了一段跨越國界的友誼。他們互相分享著彼此的生活,發現了彼此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透過信件和圖畫,他們了解了對方所處的文化背景,了解了彼此的傳統服裝、食物、地標、節日等文化元素。

這本繪本通過細緻而色彩繽紛的插圖,呈現了美國和印度這兩個國家的文化景觀,讓小讀者們可以輕鬆愉快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異同。這本書以輕鬆有趣的方式教導孩子尊重和欣賞他人的文化,促進文化多樣性的理解。

《Same Same but Different》這本繪本不僅是一個關於友誼的故事,更是一本引導孩子探索世界多元文化的寶貴讀物。它鼓勵小讀者展開對不同文化的好奇心,促進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以下為以此繪本發想,結合SDG4SDG10的繪本教案,歡迎老師們參考。


教學目標:

  • 學生將了解文化多樣性和友誼在促進全球理解方面的重要性。

  • 學生將辨識和挑戰與不同文化相關的刻板印象和偏見。

  • 學生將培養對文化差異的理解和尊重,為更包容和公平的社會做出貢獻。

適合年級: 小學(2-6年級)

持續時間: 3-5節課(每節課:40分鐘)

教材:

  1. 繪本:《Same Same but Different》(作者:Jenny Sue Kostecki-Shaw)

  2. 大型世界地圖或地球儀

  3. 圖表紙和筆

  4. 代表不同文化元素的圖片卡片(服裝、食物、地標等)

  5. 筆友活動學習單(發放給學生進行筆友活動)

第一節:文化多樣性和刻板印象Cultural Diversity and Stereotypes 



目標:介紹文化多樣性並挑戰刻板印象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diversity and challenge stereotypes.。

  1. 課程開始時,討論了解和欣賞不同文化的重要性。使用大型世界地圖或地球儀展示角色Elliot和Kailash所居住的國家。
  2. 大聲朗讀《Same Same but Different》。在不同地方暫停,問學生關於角色之間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 

  3. 在圖表紙上創建一個“相似”和“不同”的T型圖表。要求學生提供來自書中的想法填寫圖表。

(範例) T-Chart: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lliot and Kailash

Similarities

Differences

Both Elliot and Kailash have pen pal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Elliot liv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Kailash lives in India.

They both attend school and enjoy learning new things.

Elliot's school is reached by a yellow school bus, while Kailash goes to school on a tricycle.

Both characters have families who care for and support them.

Elliot enjoys baseball, while Kailash loves playing cricket.

Both characters have unique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traditions.

Elliot celebrates Fourth of July in America, while Kailash celebrates Diwali, the Festival of Lights, in India.

They both express their feelings and experiences through letters and drawings.

Elliot may speak English, while Kailash likely speaks Hindi or another regional language in India.

They both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nature and the world around them.

Elliot may live in a city or suburban area, while Kailash's home might be in a rural setting.

Both characters have dreams and aspirations for the future.

They may have different types of houses or dwellings - Elliot's home might be a modern house, while Kailash's home might be a traditional Indian house.

They both learn from each other's cultures and develop a deep bond through their friendship.

Elliot and Kailash may have different favorite books, games, or activities they enjoy in their free time.

4. 討論在故事中可能被挑戰的任何刻板印象或偏見。問學生這本書如何鼓勵我們超越刻板印象。






第二節:探索文化元素Exploring Cultural Elements 



目標:通過視覺探索加深學生對文化元素的理解Deep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elements through visual exploration.。

  1. 準備代表各種文化元素的圖片卡片,例如傳統服裝、食物、地標和節日。

範例:

Traditional Clothing: A picture of a kimono (Japanese traditional clothing), a Scottish kilt, or a Chinese qipao.

Food: A picture of sushi (Japanese cuisine), tacos (Mexican cuisine), or a bowl of curry (Indian cuisine).

Landmarks: A picture of the Eiffel Tower (France),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China), or the Taj Mahal (India).

Festivals: A picture of Carnival (Brazil), Diwali (India), or Hanami (Japan, cherry blossom festival).

Tradi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s: A picture of a sitar (India), a bagpipe (Scotland), or a taiko drum (Japan).

Architecture: A picture of a pagoda (China or Japan), a windmill (Netherlands), or a temple (Thailand).

Traditional Dances: A picture of a hula dance (Hawaii, USA), flamenco dance (Spain), or a Bharatanatyam dance (India).

Celebrations: A picture of Chinese New Year, Thanksgiving (USA), or Holi (India, the festival of colors).

Traditional Games: A picture of kabaddi (India), soccer (Brazil), or hopscotch (various countries).

Art and Craft: A picture of origami (Japan), Rangoli (India), or Aboriginal dot painting (Australia).



2.在教室裡展示這些圖片卡片。將學生分成小組,並分配每組一張卡片進行研究。

3.每組將向全班呈現他們的圖片卡片,描述所描繪的文化元素及其意義。

4. 鼓勵討論這些元素如何促成不同文化的獨特特徵。





第三節:虛擬筆友活動Virtual Pen Pal Experience 



目標:通過筆友活動促進共情和文化交流Promote empathy and cultural exchange through a virtual pen pal activity.

  • 向同學解釋,出於各種原因,他們目前可能還沒有來自其他國家的筆友。然而,他們仍然可以體驗虛擬筆友交流。
  • 為每位學生指派一個與他們不同的國家或文化背景。您可以使用來自第二節的圖片卡片中的國家或文化背景。
  • 要求學生研究並了解所指派的國家或文化背景。他們可以尋找有關傳統服裝、食物、地標、節日和其他文化元素的資訊。
  • 指導學生給他們的“虛擬筆友”寫一封虛擬信件,介紹自己並分享他們對所指派文化的了解


  • 鼓勵學生在信中加入問題,想像他們可能向真實的來自那個文化的筆友提問什麼。
  • 信件寫好後,您可以收集它們並將信件隨機分發給學生,以便每個學生都收到來自不同“虛擬筆友”的信件。
  • 學生可以像對待真正的來自所指派文化的筆友一樣回復信件。他們可以分享有關自己文化的信息,回答問題,並進一步進行文化交流。



第四節:分享和反思Sharing and Reflection 



目標:促進同理心並反思文化理解Foster empathy and reflection on cultural understanding.。

  1. 請學生與同學分享他們的虛擬筆友的信件。

  2. 引導小組討論他們從虛擬筆友那裡學到的知識,以及與來自不同文化的人交流的感受。

  3. 請學生反思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性,以及他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促進理解並減少不平等。

  4. 以強調擁抱多樣性並在文化之間建立友誼的價值來總結這節課。





評估:

  • 學生在討論和小組活動中的積極參與程度。

  • 筆友信件的質量,展示對文化差異的理解和尊重。

  • 學生對文化理解的反思,以及他們如何為減少不平等做出貢獻。

擴展活動:

  1. 舉辦一個多元文化展覽,學生可以分享筆友經歷並展示他們文化的方方面面。

  2. 邀請不同文化背景的客座講者與班級分享他們的經歷和傳統。

  3. 鼓勵學生研究並創建關於其他國家的演示文稿,進一步擴展他們的全球視野。


歡迎聆聽我們EP143英桃小玩子Podcast對於這本繪本的解說

本集Podcast已於2023-8-9播出(EP143 Same Same But Different Podcast)




Youtube同步播出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