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2014-10-17 忠義國小國際教育研習分享

這學期應淑雯之邀,來到新北市蘆洲區的忠義國小英語社群分享國際教育的理念與實務。


從民國93年開始參與桃園縣國際教育課程規劃以來,今年已經進入第十年。十年來,同伴更迭,剩下的就是林瑞錫校長,美玲和我。十年了,因為堅持在此群組中,所以,成長很多,收穫很多。

雖然國際教育是個大家關注的議題,但是,其實它並不容易執行,主要的原因除了現有課程限制外,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國際觀教育貧乏,所以,大家的能力都不夠。世界上如此浩瀚廣大,生命如此短暫,哪有學完的一天呢?

很高興今年有張善禮教授帶領讀書會做增能的訓練,相信會為團隊注入新的思考動力與團體能量。

在分享之前,我特別整理了桃園縣認識世界課程的繪本,以及自己常常使用的繪本,研發過的教案,手冊、與國外交換的明信片、卡片,以及增能的書籍等。

照片模糊,真抱歉


投影片構思的方向就是先做一些現況的省思,例如:台灣人的國際觀迷思,以及媒體中看到的現象等。


然後探討Why, What, Where, Who, How等五個方向。

Why: 談灣學生該有的能力與國際教育的關係。

What: 國際教育白皮書的內容探討

國家認同(務實):從認識自我出發,讓學生具備本土意識與愛國情操。
國際素養(務實):從外語、文化及相關全球議題的學習中,產生具有國家主體的國際意識。
全球競合力(功利):提供中小學生跨國學習機會,激發其跨文化比較的觀察力與反思力。

全球責任感(理想):強調對不同族群、地域、文化的尊重與包容,以及對於全球的道德責任,並提倡世界和平。

Where:推動的方向
   1. 獨立式:例如桃園縣認識世界課程
   2.附加式:
 專案式PBL學習
  EX1: Iearn跨國專案網站
  IEARN All Projects Teddy Bear Holiday Card Exchange

  Ex2: Postcrossing明信片交換,屏東潮和國小
   3.融入式
   用這種方法進行國際教育的內容與現有課程教學相結合時並不另增加課程、時數或獨立性質的該主題和材料,而是「在既有的課程範圍、在原有之教學內融和主題及教學目標」中「開展國際性的視野及學習跨國際、跨文化的視角轉變」


Who: 誰推動?

How: 如何堆動?



忠義國小的英語團隊老師都非常認真的討論與查看我帶來的書籍,最後我們也交流自己帶來的跨文化物品,結束充實的下午。
美國印地安的圖騰

日本甲子園的棒球

希望大家都有收穫與思考上的啟發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