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數位教育的挑戰與澳洲模式的啟發
參訪澳洲學校的數位學習模式
2025年二月,在【全國雙語教學急診室】Sally老師的規劃與領導下,我們有機會參訪澳洲的中小學,深刻體會到他們在數位學習上的規劃與實踐方式。無論是小學的 SRS(Student Resource Scheme)計畫,還是中學統一採用微軟OneNote系統,都展現出極高的一致性與效率。學生的設備(iPad或筆記型電腦)由家長購買,軟體與學習資源則透過SRS計畫或學校統一採購,讓教師和學生能夠專注於教學與學習,而不需花費過多時間在設備管理與軟體適應上。
相比之下,台灣的數位教育雖然資源豐富,但在設備管理、軟體運用、政策穩定性等方面仍面臨許多挑戰。這次參訪讓我深刻思考,如何借鑑澳洲的模式,打造更高效、可持續的數位學習生態?
比較項目 | 台灣 | 澳洲 |
---|---|---|
設備提供方式 | 學校提供,全校輪流使用 | 學生 BYOD(自帶設備),家長購買 |
設備管理 | 需頻繁登入登出,影響上課效率 | 個人設備管理,無需頻繁切換帳戶 |
軟體與學習平台 | 無統一標準,教師需學習多種工具(英才網、Cool English 等) | 小學:SRS 計畫提供統一軟體 中學:全面使用 OneNote |
學習資源費用 | 由政府與學校提供,學校需爭取計畫 | 由家長支付 SRS 訂閱費,年費約40澳幣,學校統一採購軟體 |
教學負擔 | 教師需適應不同的數位工具,增加學習負擔 | 使用統一系統,減少教師適應成本,提高教學效率 |
城鄉差距 | 軟體與設備取得不均,可能影響學習機會 | 全國統一使用相同的數位學習平台,減少資源落差 |
台灣數位教育的三大挑戰
1. 設備共享與帳戶管理困難
- 由於平板是學校提供,學生需要輪流使用,每堂課開始前都需花費時間登入,結束時還需登出,影響學習時間。
- 設備使用紀錄不夠個人化,學生無法長期保留自己的學習歷程,降低學習效果。
2. 數位學習平台不統一,教師負擔過重
- 政府提供的數位學習軟體(如英才網、Cool English)屬於短期計畫,使用幾年後可能停運,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新的平台,影響教學專注度。
- 每間學校、每位老師選用的EdTech工具不同,導致學生適應成本高,難以建立連續的數位學習經驗。
3. 數位資源的政策穩定性不足
- 軟體計畫通常是3~5年一輪,計畫結束後可能不再更新,導致教師和學生無法長期依賴這些工具。
- 政府補助的平板與軟體來自不同計畫,整體缺乏一致性與長遠規劃,導致教學與學習體驗不連貫。
借鏡澳洲模式,提出台灣數位教育發展建議
1. 建立「學校版BYOD計畫」,減少設備管理問題
建議方式:
- 讓家長有選擇權,可選擇購買設備,或由學校提供租賃服務,減少學校的設備管理負擔。
- 弱勢學生由政府補助設備,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公平獲得學習機會。
預期效益:
- ✅ 讓學生擁有個人化設備,減少登入登出造成的時間浪費
- ✅ 降低學校IT設備管理壓力,讓教師專注於教學
- ✅ 政府補助經費可更有效運用於真正需要的學生
2. 建立「統一的數位學習訂閱方案」,確保長期學習資源
建議方式:
- 參考澳洲SRS計畫,政府與EdTech公司合作,推出全國性數位學習訂閱制,讓所有學生與教師都能長期使用相同的學習資源。
- 將訂閱制改為長期政策,確保穩定性,避免幾年後就因為缺乏維護而消失的問題。
- 透過學校集體採購模式降低成本,讓家長只需負擔少量費用,即可使用優質軟體。
預期效益:
- ✅ 避免短期計畫結束後學生無法使用軟體的問題
- ✅ 確保數位學習資源穩定,提高學習延續性
- ✅ 減少教師學習不同數位工具的負擔,提高教學一致性
3. 推動「台灣教育雲端帳戶(SSO, Single Sign-On)」,解決設備共享登入登出問題
建議方式:
- 建立統一的「台灣教育雲端帳戶」,讓所有學生與教師使用單一登入系統(SSO),一個帳號即可存取所有學習資源。
- 可透過學生證或NFC技術快速登入,減少輸入帳號密碼的時間。
- 學習紀錄自動同步,無論在哪台設備上登入,都能立即載入個人學習進度。
預期效益:
- ✅ 解決登入登出時間浪費問題,提高課堂效率
- ✅ 減少教師IT管理負擔,讓科技真正成為教學助力
- ✅ 學生可隨時存取學習紀錄,提升學習連貫性
結論
這次參訪澳洲學校後,最大的收穫是發現統一化的數位學習生態,能有效提升教師教學效率與學生學習成效 。相較之下,台灣的科技教育雖然擁有許多優勢資源,但缺乏整體規劃,導致設備共享影響教學效率、軟體使用無法長期穩定、教師需適應過多工具。
如果台灣能借鑑澳洲模式,推動:
- 學校版BYOD計畫,讓學生擁有個人設備,減少學校管理負擔
- 全國統一數位學習訂閱制,確保長期穩定的學習資源
- 台灣教育雲端帳戶(SSO),解決登入登出問題,提高學習效率
那麼,我們不僅能減少城鄉數位落差,也能讓教師更專注於教學,真正發揮科技輔助學習的最大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