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教育觀察:學生出勤制度之實踐與反思
2025年二月,有幸參與了由【全國雙語教學急診室】的 Sally 老師所組織的自費澳洲教育參訪,深入了解當地小學的運作 。因為有跟Warrigal Road State School的校長親自請教過他們對於學生的出缺勤管理政策,因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鑒 。
澳洲小學的出勤政策
在澳洲,家長對孩子的出勤負有法律責任。他們必須確保孩子每天按時上學,並在孩子缺席後的兩天內提供合理的請假理由 。未經批准的旅行(如家庭旅遊)通常不被視為合理的缺席理由 。此外,若學生連續缺席超過10天,家長需提供相關證明(如機票)並獲得校長批准 。
學校方面,若學生在上午10點後仍未到校且未請假,學校會立即發送簡訊通知家長 。對於遲到的學生,需到辦公室領取「遲到單」後才能進入教室;若需早退,家長必須親自到校簽名,確保學生安全 。
台灣現況與反思
在台灣,許多家長為了利用旅遊淡季的優惠,經常在學期間安排家庭旅遊,僅以告知班導師的方式為孩子請假 。然而,學校對此缺乏明確的規範,教育局也未制定相關規定,導致學生因頻繁請假而學習進度落後 。補課的責任往往落在班導師及科任老師身上,增加了教師的負擔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現象可能影響孩子的學習態度,讓他們對學校學習的重要性產生輕視 。
國際經驗分享
在其他國家,對學生出勤的管理也相當嚴格。例如,在美國,學生每學期通常只有一至兩次無故缺席的機會,超過次數可能面臨學術警告甚至被開除的風險 。在日本,對留學生的出勤率要求甚至超過對成績的要求,強調出勤的重要性 。
對教育當局的建議
為了改善上述情況,建議教育局或是教育部可以考慮以下措施:
- 強化家長責任:明確規定家長需在孩子缺席後的特定時間內提交請假說明,未遵守者應承擔相應責任 。
- 建立階梯式干預機制:根據學生缺席天數,逐步加強對家長和學生的干預措施,確保學生的出勤率 。
- 加強家校合作:促進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確保家長了解並履行其在孩子教育中的角色,共同維護學生的學習權益 。
透過借鑒國際經驗,台灣可以在學生出勤管理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確保每位學生都能享有公平且高品質的教育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