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創作+繪本再生:用《Ten Dogs in the Window》打造素養導向英語課
🐾AI創作+繪本再生:用《Ten Dogs in the Window》打造素養導向英語課
在這堂三年級的英語課中,Caroline用了一本繪本《Ten Dogs in the Window》,但這次,我不只是「唸」故事,而是重新「創作」了它。
是的,這是一堂融合AI創作、互動教學與公民素養的英語課。孩子們不只是讀故事,更參與故事,說故事,甚至「活」進故事裡!
🛠從準備開始:AI助我重製繪本
故事原本描述十隻小狗等待被領養,但我決定讓它變得更貼近孩子的想像世界:
- 我用AI生出十隻可愛的狗狗圖像,再生出十位風格各異的主人。
- 接著使用 Vidu.ai 合成這些主人帶狗離開的動畫畫面。
- 最後用Canva將這些素材編排成全新的繪本。
這本全新的《Ten Dogs in the Window》就此誕生,也成為孩子們閱讀、猜謎、說故事的舞台。
🎯教學流程亮點
- 引起動機|我秀出封面,問學生:「你覺得這些狗有主人嗎?Do they have an owner」答案是No! They are in an animal shelter.
- 進入故事|逐頁揭開小狗與主人的相遇,每一頁都是一場「猜猜看」的小挑戰:誰領養了哪隻狗?
- 語言練習|重複句型如:「Look! Someone's coming! You're the perfect dog for me.」在自然情境中滲入。
- 情意延伸|故事最後,我問孩子:「What do pets need from their owners?」我們一起整理出:love, a home, food, care, play。
- 合作互動|學生根據自己的創作畫出寵物並寫下英文介紹,接著口說分享,進行「收集9個簽名」的任務!
📄學習單設計六合一
這張學習單從理解到產出、從個人表達到同儕互動,完整涵蓋英語文核心素養:
- 圈選繪本單字
- 圖文配對
- 兩題閱讀理解
- 畫出喜歡的寵物並寫英文描述
- 口說互動任務:唸出句子給9位同學聽,請對方簽名
- 自我評量:專心度、參與度、口說、互動
🧠素養導向的魔法在哪?
- 語言應用不只紙上談兵,孩子用自己的話描述寵物、與同儕互動,開口說英文。
- 數位素養潛移默化,在觀賞動畫與學習單排版中,他們感受到AI與設計工具如何讓學習更豐富。
- 公民責任初萌芽,孩子知道「領養」代表的不只是愛心,也是一份責任與陪伴。
💡這堂課教我什麼?
孩子對AI生成的小狗愛不釋手,對猜謎遊戲樂此不疲,也在自己創作中自然說出完整句子。最令我感動的,是他們在故事結尾靜靜說出:「I will take care of my pet.」
這樣的英語課,超越語言學習,而是孩子素養養成的起點。
📝給其他教師的實用建議
如何開始自己的AI繪本再生計畫
- 選擇適合的繪本 - 挑選情節簡單、具重複性結構的繪本作為改編基礎。
- 確定核心語言目標 - 先決定要強化的句型或詞彙,再圍繞這些設計情境。
- 善用AI提示詞 - 針對兒童學習需求設計具體的AI提示,例如「friendly cartoon dog suitable for elementary students」比單純「cartoon dog」效果更好。
- 保留互動空間 - 在故事中設計「猜謎」或「預測」的環節,讓學生主動參與。
- 從小開始嘗試 - 不需一次完成整本繪本,可先從3-4頁的迷你故事開始練習。
常見問題與解答
Q: AI生成內容是否有版權問題?
A: 目前用於教學的AI生成內容大多屬於個人使用範疇,但建議生成後再加以改編,並在課堂中明確說明這是AI協助創作的教材。
Q: 不擅長使用AI工具,有簡易入門方法嗎?
A: 可先從Canva的內建AI功能開始,它提供了相對友善的使用介面,還能直接生成基本插圖和簡易設計。
Q: 如何確保AI生成的內容適合學生年齡?
A: 在提示詞中明確標示「for elementary students」或「suitable for children age 8-10」,並預先檢查所有內容是否符合兒童認知程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